十堰端午习俗

时间:2016-07-22 17:50 来源:十堰日报     进入数字报 我要爆料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武当山下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插艾蒿,还要吃粽子、挂香囊等。

端午节是海内外华人的传统节日。相传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这天投江沉溺,人们为了表达对屈原的追思和敬仰,就把这天定为端午节。因为郧山汉水曾留下屈原诗篇的缘故,郧阳人把端午节视为一个盛大的节日,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

端午节的清晨,家家户户的门框上方都要插上新鲜的艾蒿。端午节这天的三餐也别具风味,有粽子、雄黄酒、鸡蛋、蒜头等。这天,人们要涂朱砂,喝雄黄酒,用五色草浸水沐浴,给孩子挂上香囊等,以避邪驱瘟。

艾蒿,各地皆有,而在端午节采割艾蒿的习俗更是普及到千家万户,农家的门上、窗上都要插上鲜艾蒿(配以菖蒲),有的妇女还把艾蒿叶与石榴花一同插在头发上或衣襟上。旧时郧阳城流传着“商行五月五,天师骑艾虎,一把菖蒲一把艾,我把蚊蝇驱门外”等民谣。

不仅艾蒿在端午前后成了家家户户必不可少之物,就连与艾蒿相关的菖蒲也身价倍增。菖蒲,又名“剑水草”、“蒲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叶片狭长似钟馗宝剑,故旧时道人称其悬于门窗之上可驱鬼怪,现在人们大都不信那一套了。事实上,菖蒲作为药物是大有用处的,它有芳香开窍之效,适用于痰浊阻窍、神志不清等症,还有促进消化、舒缓肠管平滑肌的功效。把它放在水中浸泡后擦洗皮肤,对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据传,用菖蒲泡的酒,余香满口,为佐餐佳品。宋代大文豪欧阳修自号“醉翁”,想必是一位品酒专家,他在《端午贴子词》中盛赞道:“共饮菖蒲酒,君王寿万春。”可见菖蒲酒的魅力非同一般。

人们经常把艾蒿与菖蒲联系在一起也并不难理解:艾蒿是“虎”,菖蒲似剑,一代天师骑“虎”持“剑”,何等威武!这威武不是摆样子的,而是要除“五毒”的,因为“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人不宁”,正是人容易生病的时候。“五毒”即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端午节那天,有的农户把“五毒”图像剪贴在门上,并在每种毒虫的头上刺一根针,以此慑服“五毒”;有的把“五毒”的图像系在臂上,意在以毒攻毒。这些举动虽难免有迷信之嫌,但充分反映了人们防害防病的愿望。

十堰人不仅有端午节插艾蒿的习俗,还有许多用艾蒿的独特习俗。比如,人们常将艾蒿叶放入洗澡水中浸泡,然后擦洗身体,可预防一些皮肤疾病;将艾蒿叶晒干装入枕头,可以治疗头痛,并使人容易进入梦乡,对失眠者非常有效;人们还利用艾蒿叶和其它具有驱瘟作用的中草药一起切碎装入袋中,制作成实用的保健腰带。在十堰地区,即使最普通的人家也知道一些巧用艾蒿的偏方。比如受风寒咳嗽,可用艾蒿叶熬汤洗脚,还可用艾蒿叶九片、葱五根熬汁喝;用艾蒿水先熏蒸,后泡洗全身,可治疗盘山脚痛和腰腿痛;用艾蒿、葱白、花椒等熬水擦洗,对治疗冻疮有很好的效果;艾地汤(用艾蒿和地榆熬的汤)可治痢疾……

端午节人们佩戴的香囊中,装有切碎的艾蒿、雄黄、苍术、香草等配制成的香料,可驱昆虫、散浊气。香囊的外表通常十分讲究,上面绣有花卉、鸟兽、虫鱼、瓜果、人物等生动的图案。“儿童五月佩香囊,敢将十指夺针巧,不把蛾眉斗画长。”一个香囊就是一件精致的手工艺品。

综观十堰人过端午的各种习俗,很多与治病和保健有关。旧时人们缺医少药,艾蒿、蒜头、雄黄不仅能治多种常见疾病,而且随手可得,人们自然视其为宝,这种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编辑:鲁巍 新闻报料:8110110     在线纠错

推荐阅读

视频推荐


首页

回顶部

【秦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秦楚网”、“来源:十堰日报”或“来源:十堰晚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十堰日报社,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秦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82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