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还能重建吗

时间:2017-02-08 08:39 来源:十堰日报     进入数字报 我要爆料

 

张冠生

《乡土重建》是费孝通学术高峰期一本影响广泛的著述。作者在书中寄托很深。从动机看,是要讨论当年中国从贫弱凋敝到复兴繁荣的根本思路;从目录看,逐一讨论了如下话题——

“回不了家的乡村子弟”“自治单位完整性的破坏”“乡村靠不上都会”“传统有机配合的脱栓”“怎么会穷得没有资本的”“资本从哪里来”“提高农民生活程度的道路”“乡土还是我们复兴的基地”……这本初版于近七十年前的书,居然在讨论当下中国的现实问题。

中国农耕社会有个基础,叫叶落归根,构成社会的有机循环。这一循环里,人们小心伺候土地,尽力保持土地肥力,以利作物生长,满足生活之需。生活中的所有产物,即便弃物,也都加入循环过程,如落叶化作春泥。天长日久,这一循环滋生出一文情感,桑梓情谊,形成告老还乡的传统。华侨漂洋万里,锱铢积蓄都寄回家,死后也要回乡安葬。

漫漫历史中,出自乡村的文人、官员,更多的是生前即回乡。或卸任而还,或辞官而返,或遭贬黜而回,殊途同归,更有一直晴耕雨读、终老家乡者。这一群体绵延相续,为乡村社会保持着地方治理和发展所需人力资源。

费孝通列举这些观点时,数千年形成的这一循环,已在近百年历史中被打破。他概要描述这一过程说:“以前保留在地方上的人才被吸走了;原来应当回到地方上去发挥领导作用的人,离乡背井,不回来了。一期又一期的损蚀冲洗,发生了那些渣滓,腐化了中国社会的基层乡土。”乡土损蚀始于人才流失。人才流失始于教育失当。由传统进入现代,社会需要改造,改造需要新知识。新知识要从教育获得,而偏偏教育上出了偏差。一方面,传授的知识与社会实际需要脱节;另一方面,灌输的观念使学生不愿回去。

费孝通在《损蚀下的乡土》一文批评说:“现代的教育,从乡土社会论,是悬空了的,不切实际的。乡间把子弟送了出来受教育,结果连人都收不回。”

费先生的老师潘光旦先生的 《政学罪言》中也有对乡村教育问题的讨论。他说:“我们的教育早应以农村为中心,凡所设施,应该以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农民的安所遂生为目的,但是二三十年来普及教育的成绩,似乎唯一的目的在教他们脱离农村,而加入都市生活;这种教育所给他们的是:多识几个字,多提高些他们的经济的欲望和消费的能力……至于怎样和土地及其动植物的环境,发生更不可须臾的关系,使百分之八十五的人口更能安其所遂其生,便在不闻不问之列。”

最后,潘先生说到更严重的问题:“近代所谓教育有许多对不起青年与国家的地方。这种对不起的地方可以用一句话总括起来说:教育没有能使受教的人做一个‘人’,做一个‘士’。”

1989年2月28日,费先生与当时的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面谈教育问题,费先生说:“教育工作第一步是培养怎么做人,其次是做一个好公民。多年来,教育一开始就是重视阶级斗争教育,搞得人与人之间不信任。我们对教育的最低的要求就是教人做人。”“教育工作中,根本的东西丢了。再下去就是方针问题。我们应该有危机感。教育的危机就是民族的危机。应该敲警钟。否则,混都混不下去。教育是要人去搞的,现在我们培养的人,能够承担二十一世纪的任务吗?”

(编辑:鲁巍 新闻报料:8110110     在线纠错

推荐阅读

  • 郧阳区乡村文化节助力乡村游

    4月28日下午,郧阳经济开发区樱桃小镇热闹非凡,这里正在举办"红了樱桃 醉了郧阳"郧阳区第二届乡村旅游文化节暨开发区首届民间艺术大赛的文艺演出。舞蹈、独唱、豫剧、快板、歌伴舞、陶笛演奏等来自各村、学校和社区的精彩节目纷纷登场亮相,最终产生了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 记者 吴忠斌 特约记者 周家山 通讯员 罗静 摄

    2018-04-29 09:44

视频推荐


首页

回顶部

【秦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秦楚网”、“来源:十堰日报”或“来源:十堰晚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十堰日报社,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秦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82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