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破万卷

时间:2017-02-08 08:39 来源:十堰日报     进入数字报 我要爆料

廖逸兰

“读书破万卷”是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中的名句。对于这名句,历来有三种不同理解。这三种不同的理解都聚焦于“破”字上。因为它们都说得有理有据,且均解得通顺,所以很值得见识一下。

第一,认为“破”应作超过、突破理解,其侧重点是“多”。

杜甫书读得多,超过万卷,所以,写起文章来很有神采。唐代文人普遍认同此见,韩愈在《进学解》中说“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沉浸醲郁,含英咀华”,其实就是这种追求,所以他的文章“闳其中而肆其外”,很神。“人不博览者,不闻古今,不见事类,不知然否,犹目盲耳聋鼻痛者也。”汉代著名哲学家王充所强调的“博览”就是多读。

第二,认为“破”应作破碎、破裂理解,所强调的是“熟”。

杜甫读书,手不释卷,把万卷书读得滚瓜烂熟,所以写文章很神。宋陈辅《陈辅之诗话》:“世人常言老杜读尽天下书,过矣。老杜能用所读之书耳。万卷书谁不读?下笔未必有神。”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偷’”、“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强调的就是要熟读。熟能生巧,读书多且熟,才能用得活用得巧,这是古代文人读书之经验。

第三,认为“破”应作剖析、分析理解,由破裂而引伸为剖析、分析,强调的是“通”。

清代袁枚将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两句联系起来,提出“破其卷而取其神”的见解,说明读书要剖析领会其精神吸收其精华。

因此,读书最好的方法是要做到“广阅精读多思,剖析理解弄通”。清初散文家汪琬说得好:“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由“博”到“约”,即由厚到薄,这便是笔者从“读书破万卷”的三种解释中所获得的教益。蹉跎莫道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愿以此与大家共勉!

(编辑:鲁巍 新闻报料:8110110     在线纠错

推荐阅读

视频推荐


首页

回顶部

【秦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秦楚网”、“来源:十堰日报”或“来源:十堰晚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十堰日报社,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秦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82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