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老人痴迷蝉文化藏品近200件

以蝉入画,用蝉的精神勉励自己和朋友

时间:2017-12-26 10:31 来源:十堰晚报     进入数字报 我要爆料

邹金华今年创作了画作《恋夏》,以此勉励自己和大家。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 文、图/记者 章新俊 报道:每年夏秋之际,知了都会进入视线。很难想象,一个小小的知了竟有如此大的鸣叫能量。知了,又称蝉,我们再熟悉不过了,但对于蝉文化,相信大家都知之甚少。在十堰,有一位63岁的老人痴迷收藏蝉物件、画蝉、研究蝉文化。

20年坚守 收藏近200件蝉藏品

几天前,在山西路,记者见到了63岁的邹金华,他痴迷收藏蝉物件20年。提到蝉文化,他十分兴奋地说:“经过千百年的积淀,蝉被赋予厚重的文化内涵,形成独特的蝉文化。”

邹金华痴迷的这项收藏,在全国也不多见,更别说研究蝉文化、画蝉了。“退休之前,我在工厂上班,无意间看到一篇和蝉有关的文章,让我大吃一惊。我们身边常见的蝉,竟然蕴含了这么丰富的文化内涵,这是我以前不知道的。”自此,邹金华对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97年,他收藏了第一块蝉藏品。自那以后,只要去外地,他必定会抽空去当地的古玩市场转转,希望淘到自己中意的蝉物件。“因为玩蝉的人并不多,比较小众,能淘到中意的东西很不容易。”

邹金华称,20年来,他先后奔赴陕西、河南、湖南、上海、深圳等地寻找,已收藏近200块蝉藏品,还购买了大量与蝉有关的书籍。“蝉藏品中,以玉器居多,包括绿松石、白玉、绿玉、紫玉、水晶、铜、木头、银等多种材质;有商周时代的,也有汉代的,时间跨度比较大。”

聊起收藏过程,邹金华说:“收藏需要斗智。”他回忆起收藏一块小孩子佩戴的蝉饰品趣事。“以前从来没看过这种东西,我特别想买下来,可是对方要价太高。”

当时,他发现对方把它放在很不起眼的地方。“如果他知道它的价值,肯定不会这么放。”灵机一动,他跟对方说:“如果不研究蝉文化的话,一般人不会收藏蝉。我是喜欢研究蝉,看到这个物件才想买,要是遇到别人,看都不会看一眼。”对方一听,表示它确实放了很长时间都无人问津。经过邹金华的一番劝说,对方最终决定低价卖给他。

痴迷蝉文化 希望更多的人一起研究

年代久远的玉蝉。

在收藏蝉的过程中,他越来越喜欢蝉文化。“冬天蝉进入地下,春天再出来,蝉蜕可以入药……蝉代表的是永生,是坚韧不拔,这种精神是非常可贵的。”

谈到蝉文化,他向记者介绍了一些与蝉有关的词语。“历朝历代,咏蝉的诗篇都非常多,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另外,与蝉有关的成语也非常多,蝉联桂冠、噤若寒蝉、金蝉脱壳……”从古至今,为什么文人墨客都喜欢蝉呢?邹金华分析,因为蝉的寓意非常好。

在收藏的过程中,由于他痴迷蝉文化,经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他指着一件“螳螂背蝉”的藏品,说道: “我当时一眼就看到了它。这个玉件的寓意是‘螳螂伺蝉自障叶’,但卖家并不懂。”卖家见邹金华双眼一直盯着它,便报出很高的价格,但邹金华心里明白,这种东西一般人不可能收藏,就给对方讲“螳螂伺蝉”的典故。“这东西可能放十年都没人要,如果不研究,买回去没有多大价值。如果是想收藏卖钱,也不会研究它。”

卖家见邹金华是研究蝉文化的人,而非生意人,被他的诚意打动,以比较低的价格卖给了他。

在他的藏品中,有一个藏品很有意思,被他称为“知足常乐”。“藏品的造型是一只脚上有个知了,跟‘知足常乐’这个词非常贴近。”闲下来的时候,他喜欢把玩这个藏品。“要学会满足,这样就会快乐。”

邹金华有几件压箱底的宝贝——年代久远的玉蝉。邹金华介绍,“我是从外地市场买回它们的。我比较懂玉蝉,从形状和材质来说,一看就知道是商周时期和汉代的。后来,我还请玉器收藏专家看过,他们也认为是商周时期和汉代的。”

邹金华收藏蝉物件,全凭热爱,从来不卖,也特别乐于和人分享蝉文化。“收藏不仅仅是自己玩,更应该跟别人分享,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为此,他特意成立蝉文化商行,“收藏本身就是玩文化,我希望更多人喜欢蝉,喜欢蝉文化。”

以画勉励朋友 学习蝉坚韧不拔的精神

藏品“知足常乐”。

随着对蝉文化研究的深入,邹金华开始画蝉、剪蝉、雕蝉。 “在我国的众多画家中,他们多是将蝉当配角来画。如果蝉不是画的主角,不能表达出充分的思想情感。”邹金华要画大蝉,笔下的蝉都是主角。

目前,邹金华画了200多幅大小不一的作品,有时候还会画蝉送朋友。“一次,我有个朋友失业了,非常颓废,每天闷闷不乐。”邹金华知道后,就画了一幅蝉送给他,“鼓励他要像蝉一样,不断去奋斗、去重生,迎接新的挑战,结果真的有效果。”

今年63岁生日时,邹金华画了作品《恋夏》,并写下自己创作的诗:“人生辉煌,如蝉高唱。有人恋夏,夕阳彷徨。不忘初心,老当益壮。”

如今,他用蝉的精神勉励自己,也勉励更多欣赏蝉文化藏品的朋友。“蝉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需要的。”

(内容来源十堰晚报,转载须经十堰晚报授权)
(编辑:李月 新闻报料:8110110     在线纠错

推荐阅读

  • 湖北已有19家高校博物馆,用藏品讲好中国故事

    12月9日,国内外近百名专家学者汇集武汉音乐学院,参加“艺术院校博物馆与‘双一流’建设”主题系列活动。

    2019-12-10 12:25

  • 郧西这个乡村文化站长不简单!收藏40年未间断,藏品近万件

    保存完好的各式油灯、零件配备完好的放映机、磨得乌黑发亮的织布机……10月23日,深秋的凉意没有挡住游客的脚步,人们带着孩子纷纷来到郧西天河民俗馆参观。

    2018-10-30 07:30

  • 杨正林

    十堰市郧阳区青曲镇初级中学教师杨正林,自己就是困难户,可他对学生却十分慷慨大方;身为“石痴”,不辞千辛万苦搜集来数千块汉江奇石和民俗物件,拒绝客商高价收购,却毅然捐给学校,建立起了全国第一家乡村中学校园奇石文化博物馆,对学生进行励志、德育和传统文化教育。

    2017-09-18 17:26

  • 十堰2016大型古玩藏品交流会开幕

    29日上午9时许,十堰市2016年大型古玩藏品交流会在郧阳区樱桃沟农博馆开幕。来自湖北省各地市州和陕西、重庆、河南、四川等地的200多位藏友纷纷赶到现场,交流古玩艺术收藏品。活动现场共有200多个展位,近千名藏友和市民现场淘宝。活动展出收藏艺术品包括书画、玉石、奇石、家具、瓷器、杂项等。记者从承办方十堰市收藏家协会了解到,本期交流会共5天(4月29日至5月3日),5月1日还将有古玩收藏艺术品拍卖会,市民可前往观展参拍。记者 蒋辉

    2016-04-29 11:19

视频推荐


首页

回顶部

【秦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秦楚网”、“来源:十堰日报”或“来源:十堰晚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十堰日报社,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秦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82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