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余载不了情

时间:2020-07-01 08:59 来源:十堰日报     进入数字报 我要爆料

吴文瑜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20多年来,我一直都是《十堰日报》忠实的读者、作者、订阅户、客户。最初的结缘,要追溯到我上大学时代。我就读的学校与十堰日报社相邻,闲暇时漫步校园,我常常仰望报社熠熠生辉的标牌和庄严肃穆的办公楼,萌发着一种热切的期盼:中文专业的我,何时能在这个宽阔的舞台上一展“拳脚”?

大二那年寒假,我留守护校,有更多机会浏览校园阅报栏里的《十堰日报》。一天,正在为一篇思索良久的文章没有满意标题而绞尽脑汁时,偶一抬头,《十堰日报》头版大标题《隆隆寒夜融融情》映入眼帘,瞬时茅塞顿开,心境豁然开朗,将这条标题略加改动,成了我的“杰作”。题好一半文。次年开春,这篇文章获得全校征文比赛一等奖。首战告捷,我对《十堰日报》这个无声的老师充满了感激和钦佩,也更加爱看《十堰日报》了。

大学毕业后,因职场不顺,我回到农村老家待业。乡邻们流言四起,说:“读那么多书,到头来还不是种庄稼、扛锄头……”正当我郁闷、彷徨时,村委会征订的《十堰日报》像久违的朋友冲进我的视野,那里曾承载着我的光荣与梦想。在一次村民大会上,村党支部书记拿着《十堰日报》当众朗读了我写的文章,“读书无用论”不攻自破,“砸锅卖铁也要供娃子读书”成为全村人的共识。如今,这个小山村已走出了十几名大学生,活跃在经济建设各条战线,并成长为各自领域的行家里手。

天道酬勤。凭着一定的文字功底,我应聘到一家杂志社任编辑。对于我而言,《十堰日报》是我无声的老师。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积极向《十堰日报》投稿。随着发稿日渐增多,我的名字也被更多人所熟知。曾有一篇调查报告《山清水秀春常在——十堰旅游业发展初探》,被报社一位资深编辑当作范文在通讯员培训班上讲解。一些许久不见的故知,从报上看到我的文章,纷纷来电祝贺。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十堰日报》关心、鼓励、支持着我,就像一只无形的手,牵引着我策马扬鞭,一路奋勇向前。

实践中,我惊奇地发现,在当今社会转型变革,各种新媒体不断涌现,受众阅读心理和阅读习惯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十堰日报》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不断改版,推出了一系列内容丰富、读者喜爱的栏目。每一个栏目,都体现了一段历史;每一份策划,都凝聚了十堰日报人的探索思考;每一次思考,都烙下时代节拍的印记。诚然,无论社会如何变革,《十堰日报》作为地方党报的政治性、权威性、公信力、史料价值是无与伦比的。所以,它始终是我所在系统发布新闻、广告的首选,每年由我经手投向《十堰日报》的广告费均在3万元以上。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20余载岁月轮回,斗转星移,我对《十堰日报》的炽热情感一刻没有改变。

(编辑:张黎黎 新闻报料:8110110     在线纠错

推荐阅读

视频推荐


首页

回顶部

【秦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秦楚网”、“来源:十堰日报”或“来源:十堰晚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十堰日报社,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秦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82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