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地名的沿袭

时间:2020-07-02 08:44 来源:十堰日报     进入数字报 我要爆料

柯洵洵

一座城的名字会透露这座城的秘密。在争相赋予城市现代高雅名字的潮流面前, “十堰”这个名字略显土气。有人觉得应该叫郧阳,更有历史感;有人建议改为武当,更加国际范儿。但是在今天的十堰人眼里,郧阳、武当都还是郊区。到十堰大街上转一圈,最繁华的地段莫过于三堰客运站、五堰步行街、六堰人民广场周边,人来车往,商铺林立,热闹非凡。碰到熟人打个招呼: “您家住哪儿?”对方回答 “三堰”“五堰” “六堰”或是 “十堰老街”,言语之间流露出老十堰人的自豪感。

堰是十堰的胎记,与生俱来。十堰原本是汉江南岸的一片荒地。元末明初,大批流民迁徙到此,垦荒耕作,繁衍生息,渐渐形成了村镇。嘉靖初年修撰的 《湖广图经志书》记载, “因溪作十堰以溉田”。这个 “十堰”,据说包括九倾坪堰、虎尾堰、白龙堰、黄龙堰、双龙堰、尖山堰、佃户堰、谭家堰、十堰、么堰十个堰口。明成化十二年建立郧阳府,十堰片区称南平,地平土肥,聚风藏气,首任巡抚原杰称之为 “南平佳地”,郧阳人称之为 “南乡”,顾名思义,汉江南岸富饶之乡。每到春耕时节,各堰的 “堰会”会组织腰鼓队,挨家挨户 “串门子” “拜码头”,召集本堰口的村民修堰疏渠、锄地耙田。若是几个堰会的腰鼓队相遇,来一场腰鼓比赛,整条街顿时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人头攒动,成为著名的 “郧阳十景”之一。韩弼写诗赞道: “布谷声中水满溪,南畴北陇把锄犁。劝农不费田官力,腰鼓一声人自齐。”热闹过后,春耕便正式开始了。男女老少荷蓧扛锄,驱犊赶车,成群结队奔走于田间堰头,加固堰坝,疏浚沟渠,播种插秧。新的一年丰收在望。

至清朝中期,勤劳的人们在百二河、犟河附近开垦出大片肥沃土地,同时沿百二河依次修筑了头堰、二堰、三堰、四堰、五堰、六堰,在犟河上建造了头堰、二堰、三堰、岳竹堰。 《湖北省十堰市地名志》记载,百二河上的头堰地势突起,三堰高平如鼓,四堰咀形如月,五堰山状如日。远远望去,各堰犬牙交错,湍急的百二河水被拦截成一汪又一汪的山地平湖。大大小小的引水渠像血管一样在田间铺散开来,百二河水在沟沟叉叉间奔流歌唱,在三堰形成九渠交汇的景观,人称 “九龙口”,是“十堰八景”之一。丰衣足食必然会催生城镇。在冬青沟、许家沟与百二河交汇的地方,逐渐形成了繁华的集镇,每年的春耕腰鼓都在此举行,于是,这条街被称为 “十堰街”,镇被称为 “十堰镇”。镇口建起一个高大的过风楼,上书 “十堰镇”三个大字。东通均州、光化,南连两竹、房县,北接郧阳、南阳,西入巴蜀。南来北往做生意的、打尖歇脚的都得在此停留驻足,十堰镇成了名副其实的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落户十堰之初,便成立了 “十堰办事处”,在经过两次建制升级后,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十堰市。

如今,行走在十堰的大街上,早已看不到筑堰蓄水的盛景,但是那些堰深深影响着城市的格局。上世纪末,十堰人将百二河水库至六堰段河床铺上混凝土,修整加固河堤,两岸架起桥梁,十堰的城市建设就沿着这条主轴铺开。六堰建成了文化休闲中心,河边集中开张了餐饮店,每当华灯初上,食客络绎不绝。五堰开放了 “星期天市场”,人们自由摆摊卖花、鸟、草、鱼及各种日用杂货,至今仍十分热闹。三堰周边建立了客运站、邮局及移动、联通公司,与头堰、二堰连片发展成为信息、交通枢纽。今天十堰的城市迅速扩张,河两岸平行修建了人民路、朝阳路,向外是北京路、车城路,再向外还有外环公路,但十堰的繁华地段大部分仍然集中在曾经的堰口附近。

堰虽然不在了,但是伴随堰产生的文化早已融入十堰人的血脉。堰塑造了十堰人的方位感,大老远问一句: “您去哪儿?”十堰人会说, “上三堰”“下六堰” “过十堰”。 “您打哪儿来?”“打十堰那边”, “黄龙堰”。如果是开车,十堰人一定会告诉您, “五堰那段路太堵了” “可以从六堰转盘那儿调头”。饭后散步, “建议去六堰河道转一转” “五堰步行街也挺好”。在十堰农村,每到春季人们依然会下河修堰,在堰渠里洗菜、洗衣服,闲暇时去 “堰岔子”溜达,去 “堰尾”撒网捕鱼。遇到干旱年份,全村人都自愿扛起锄头、铁锹上堰,搬石头、铲泥巴、加柴草,把河水蓄起来引入稻田。如果在十堰的乡村走一走,你会发现几乎遍地都是堰塘、水窖、闸垱子,如郧阳的横塘堰、盛水堰,房县的化龙堰、棠溪堰、穿山堰、石堰,竹山的浪裕河堰、麻家堰、秦家坪堰,竹溪的蒋家堰、白水堰,郧西的小堰、马鞍堰,丹江口的大柏堰、白马堰。你会发现,十堰不仅仅是十个堰,而是千堰万堰。

堰所代表的农耕文明孕育了十堰人勤劳朴实、以和为贵的品质。在水利尚不发达的年代,经常出现下堰与上堰、堰尾与堰垴的村民为了争水产生矛盾。十堰人虽然来自天南海北,但是相互理解包容,精心维护着一堰清水。据 《二堰碑记》记载:“每年耕作各设堰长,分段修理。插秧时,按田分水,四日一轮,下堰、上堰各得两昼夜。” 《重修武阳堰记》提出了 “以种记水,限口灌溉,三堰同时受益”的灌溉方案。正是这种兼容并蓄的精神,让全国各地人才在十堰落脚生根。十堰最美的山叫 “太和山”,最大的医院叫“太和医院”,最有名的小吃叫 “三合汤”,郧阳区的文化精神是 “五和”——人心和善、家庭和睦、人际和畅、生态和美、社会和谐。大街上遇人争吵,十堰人会上前劝一劝: “各退一步,和气生财。”小两口闹别扭,家里老人会说: “床头吵架床尾和。”遇到事情商量讨论,十堰人叫 “合计合计”。也许是见过太多战争与灾难、迁徙与流亡,十堰人总是安土重迁,凡事退让一步,求同存异,只希望把日子过得安安稳稳、和和美美。

今天的十堰早已是一座现代化都市,各种现代文明纷至沓来,而传统的堰文化不断退后、沉淀。有些堰改建成了水电站,如黄龙堰变成了黄龙滩水电站,潘口堰变成了潘口水电站,有些堰变成了游览观光的历史遗迹,如伍子胥堰、武阳堰,还有一些只剩下地名昭示着它们曾经存在过。不管世事怎样变迁,堰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已经渗透到十堰的每一寸土地,成为十堰人的底色,就像一坛陈年佳酿,启封时会散发出无尽的馨香。

(编辑:张黎黎 新闻报料:8110110     在线纠错

推荐阅读

视频推荐


首页

回顶部

【秦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秦楚网”、“来源:十堰日报”或“来源:十堰晚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十堰日报社,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秦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82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