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且“呵呵”

时间:2021-03-13 08:42    来源:十堰晚报  字体:  打印  播报

■柯洵洵

近日颇感疲惫,不想说话,也不愿上网聊天。有几次路上遇到熟人,竟然怵在那里,傻乎乎的“呵呵”一笑。至于何意,我自己都不得而知。闲暇时刷微信,看到好的或者不好的,本来有满肚子话要说,最后也只是“呵呵”一笑了之,是赞赏还是鄙夷?真是一片混沌,稀里糊涂。昨天翻阅曲黎敏的《生命沉思录》,喜其文笔纵横,又惜其攀援矫情,读到酣处,不置可否,唯有“呵呵”一下。

曾经有人考究,“呵呵”一词最早出自《晋书·石季龙》。书中记载,五代十国时期,后赵皇帝石虎的太子石宣,因妒忌弟弟石韬得宠,派遣刺客杀了石韬。临葬前,石宣“乘素车,从千人,临韬丧,不哭,直言‘呵呵’,使举衾看尸,大笑而去”。我看石宣这一句“呵呵”里面,恐怕也未必尽是杀死政敌的高兴,多少也包含一点骨肉相残的悲哀,这么复杂的情感该怎么说呢?又怎么说得出呢?也只好“呵呵”一下,喜怒哀乐、酸甜苦辣都在这里了,让世人尽管去评说。

苏轼在晚年很喜欢“呵呵”,《东坡尺牍》里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与陈季常九首之三》“某虽窃食灵芝,而君为国铸造,药力纵在君前,阴功必在君后也。呵呵”;《与孙子思七首之四》“纸轴纳去,余空纸两幅,留与五百年后人跋尾也。呵呵”;《答程全父推官书》“儿子比抄得《唐书》一部,又借得《前汉》欲抄。若了此二书,便是穷儿暴富也。呵呵。”

苏轼生性豪放,纵笔所至也是深刻豁达,但凡心有所动,即发而为言,或哭或笑,自成华章。晚年信札中的这些“呵呵”,或是无奈自嘲,或是风流潇洒,或是自鸣得意,多少人世沧桑,全在无言一呵之中。苏轼在《诗·大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我们今天读到的是信,苏轼手舞足蹈的情形不可得见了,但是“呵呵”二字,尚可窥见其心中言犹未尽之意。

在与人交往中,只顾“呵呵”却是会惹人怪罪的。别人说了一堆好话歹话,你“呵呵”一下,只会让人觉得轻薄敷衍。当然,若是遇到看不惯的或是惹人心烦的,只管“呵呵”一下,总会少去很多争执和烦恼。这就像喝酒,端起酒杯,千言万语一句话:“都在酒里面”,所以韦庄说“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 责任编辑:李珊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