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绽放—谨以此文献给十堰建市五十二周年

时间:2021-07-01 09:54    来源:十堰晚报  字体:  打印  播报

张俊良

她从远古走来,一百万年前,人类在这里择水而居,留下了汉民族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

她从山中走来,五十二年前,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大军汇集到鄂西北群山腹地,开启了振兴民族汽车工业的征程。

她从新时代走来,九年前,党的十八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引领这座城市铸就新的辉煌。

历史不断层,文化不断线、发展不断流。她就是我们的家园——十堰。

52年前,一阵震天动地的开工炮声,点燃了共和国汽车工业腾飞的梦想,开启了一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萌芽,一个政企合一的新兴城市——十堰应运而生。

在十堰建设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是中央基于战备的考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古老的郧山汉水,从此中国民族汽车工业气相通、心相伴,梦相连。

一锨一铲、一桥一路,吃窝窝头、睡芦席棚。从红卫炉子沟出发,二汽的创业故事汇成了共和国造车史上的惊涛狂澜,澎湃着自强自立的中华民族气血,锻造出城市引以为豪的奋勇开拓的“马灯精神”。

从一度被列入国家“停缓建”项目名单到破釜沉舟实现军转民,从试点公司化改革到开启全球战略,二汽将时间交给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十堰也从荒寂山沟演进成现代汽车城、小康城,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22名!

是时候需要十堰发挥其带动辐射作用了!1994年原郧阳地区和十堰市合并为新的十堰市,这一行政区划的重大调整翻开了城乡一体化新的篇章。但同时,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难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就在十堰市以“一统三分”战略,努力实现地市合并1+1>2聚合效应的同时,东风公司为开疆辟土开始了新的谋篇布局:东风两个总部先后“迁都”武汉。一时间,“废都论”的阴霾将十堰推上了风口浪尖。

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仍在,支柱产业瞬间抽离,困难叠加,在一场关乎城市命运福祉抉择面前,十堰人释放出了非凡的战略定力和睿智——

坚持服务东风公司不动摇,突破性发展地方工业不动摇!市委市政府果断作出战略部署,车城在阵痛中拉开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大幕。

高举“一主四大”大旗,着力破解发展困局;

布局“一城两带”,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打造“双亿工程”,撑起地方工业脊梁。

空间不足,向荒山要地!6万亩山地整理,为工业园区提供了施展抱负的舞台,郧县与城区对接提速,一座山水城呼之欲出。

交通不畅,誓言高速破冰!汉十高速公路通车,开启了十堰交通新元年,构建出十堰交通新坐标。

调整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从东风一主独大到中央、省、市企业并驾齐驱,顶层设计喷涌出源头活水,“十堰制造”改写了湖北速度,GDP跻身千亿“俱乐部”水到渠成。

把十堰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战略上升为省级战略,把十堰打造成国际商用车之都、国际旅游目的地、国际生态文明示范区、区域性交通枢纽、现代服务中心、绿色生态农产品供给基地。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给十堰跨越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带来了无限生机。

在十堰逆势而上时,一项关乎国家水运的宏大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丹江口浇灌下第一仓混凝土。

这是一座始终与国家战略紧密相连的城市,从600年前大修武当,把道教场所变成皇室家庙,到60年前丹江口大坝一期工程大坝横锁汉江,再到50年前二汽建设开山辟地,十堰一直与机遇并行,与牺牲同在。

为国让路,不计成败利钝,十堰用奉献奠基伟业。丹江口大坝建设,十堰两次移民,47万人泪别故土远徙他乡,60万亩耕地永沉江底,数万平方公里被划为限制开发区。

为国守水,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十堰用担当扛起了使命大旗。

做好“守井人”、解决8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这是新时期十堰的三大历史使命。

古时的流放地,昔日的老、少、边、库、穷地区,十堰所辖五县一市均为国家级贫困县。天地之大,黎元为先,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十堰吹响了脱贫攻坚集结号。

拔穷根摘穷帽,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不忘初心,驰而不息,以“四双”为主要内容的精准扶贫行动在十堰迅速启动,以“绣花功夫”做好户户走到、扶贫车间、安幼养老、强基固本等重点工作,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

没有什么力量比上下同欲更为气势磅礴。作为全省脱贫攻坚主战场,2019年,全市整体出列。

如果不能保护好一库清水,十堰就没有发展的资格,就没有活路;如果把山封起来,就没有出路。活路和出路决定了十堰必须走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之路。

生态兴则文明兴,这是对文明发展规律的深邃思考。绿色发展成了十堰几任领导一脉相承的执政理念。“实现生态崛起、绿色发展,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这是一座城市的郑重宣示,也是十堰绿色行动方案。

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十堰关停并转全部污染企业;以背水一战的决心,十堰开始五河治理;以水清为目标,十堰在全省首推河长制。如今,丹江口库区常年水质稳定在Ⅱ类以上,“五河”治理被誉为全国黑臭水体治理样板,十堰入选首批“中国好水”水源地。

作为三线建设布局的老工业基地,十堰是一个先生产后生活、先建设后规划的城市,环境治理千头万绪、千难万阻。推石上山,十堰人不辞繁难;干字当头,十堰在登高望远。

把旅游业培植成为全市千亿级战略支柱产业,把十堰打造成东方国际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十堰壮志凌云。以武当山为龙头,十堰全域旅游迎来了一树繁花。旅游成为十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业、促进脱贫攻坚的富民产业。

山绿、水清、天蓝,十堰合力绘就青山绿水、诗意栖居的图景,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十堰样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十堰当之无愧;2019年中国生态文明论坛举办权,十堰当仁不让。绿色山水已成为十堰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发展之本,民生之福。

打造现代新车城,发展是第一要务。

久久为功,善作善成。从第一条高速公路到“一纵三横”高速路网的形成,从村村通公路到“高飞”、高铁”时代的到来,变边缘为节点,变劣势为优势,掣肘十堰发展的交通瓶颈被彻底打破。

支持东风、服务东风、依托东风、发展十堰。秉承这一理念,政企共建不断深化,命运共同体进一步筑牢。

国家首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国家生产服务性物流枢纽布局承载城市,大平台推动着十堰大发展,大格局成就城市大未来。

补短板,谋突破,强筋骨。以项目建设为抓手,采取项目拉练超常举措,营造出比拼赶超、加压奋进的强大气场。

千山为水,创新为路;千沟万壑,奋斗为桥。试看今日之十堰,一个以“双创”为引擎,产城融合为路径,新能源汽车、高端设备制造、清洁能源、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为新架构,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融,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导的现代新车城,如日出东方、霞光万道。

十堰是一座典型的移民城,移民文化造就了城市的开放、包容和创造气质。

竹山县十星级文明农户的创建,被誉为“来自基层的伟大创造,中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里程碑”,成为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县。

薪火相承,文明接续。创建文明示范城,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气更净,城市颜值更高,文明更加昌炽。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提升市民获得感幸福感,是市委、市政府为之奋斗的初心和使命。

启动百二河生态修复工程,把百二河打造成城市中心的一条景观轴、生态轴、文化轴,这是愿景。

六所高等学校聚集、四所三甲医院环护,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是现实。

举办国际旅游节、世界传统武术节、国际道教论坛、全省运动会,登顶魅力中国城,倡扬诗经、七夕、女娲人文之美,这是荣光。

新时代凝聚新气象,新气象必有新作为。十堰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斐然成就敦促我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推动十堰高质量发展召唤我们,中流击水正当其时。立足新方位,市委市政府志存高远,擘画出十堰宏大未来——构筑“一心两翼三高地”区域和产业布局,培植“一主四大四新”产业体系,建设“现代新车城、绿色生态市”。

这是一条大道,阳光铺洒,一路花香。

大山大水孕育了十堰人开放包容的灵秀气质;大建设、大移民磨砺了十堰担当奉献的精神品质,文明创建、一城好人彰显了十堰崇德向善的文明素养,转型升级、跨越发展催生出十堰人创新创造的无限潜能。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五十多年励精图治,十堰绽放出璀璨的光芒。向五十年致敬,就是向下一个五十年宣言——让我们用奋斗践行初心和使命,用脚步丈量大地和时光,在新时代的征途上,坚持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跑出最美的姿态,跑向更光明的未来。

( 责任编辑:李月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