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迷人的乡村夏夜

时间:2021-07-15 09:39    来源:十堰晚报  字体:  打印  播报

■ 高英

夏至过后,太阳愈发热情洋溢了。转眼就到了小暑时节,大暑也将接踵而至,连风都变成暖的了,吹在脸上不仅没有一丝凉意,反倒有一种热浪扑面之感。

这时候,久居城市的人除了感到暑热难耐之外,是断难体会“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的佳妙的,更难体会农民“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喜悦。而在乡村生活的人就大不一样了,他们能从天光水色、云影浓荫、虫鸣蛙叫中感知夏的特点。

乡村的夏夜是从傍晚开始的。当天边隐去最后一抹夕阳,农人也结束一天的劳作,敞开衣衫,扛着锄头,把草帽当蒲扇边摇晃边悠闲地往家走。从菜园归来的农妇不忘顺便采摘一些菜蔬回家,爽口的黄瓜、翠绿的苦瓜、细长的豇豆、火红的西红柿、紫色的茄子、杏黄色的老南瓜,更有水灵的小白菜等,它们集中在一个竹编笸箩里,润泽清香,绚丽缤纷。看一眼,就忍不住馋涎欲滴。

在乡村,这是最大的好处,食材新鲜不算,关键是安全放心。自家种自家吃,施的是农家肥,浇的是山泉水,无污染,有营养,味道正。这样的好菜蔬,简单炒一下,甚至洗净生吃,都会齿颊留芳。

伴随袅袅炊烟,灶膛里的火越烧越旺,蒸笼里飘出馒头的香味,锅里爆出炒菜的浓香,手脚麻利的主妇很快便整出一桌子色味俱佳的饭菜来。农村人夏天吃饭是不瞒天的,尤其是晚餐。把餐桌摆在场院里,在习习晚风中,一家人围桌而坐,享受美食。暄腾的馒头、香甜的南瓜绿豆汤,各式小炒青菜,喷香、油亮的青椒炒腊肉,再来一小壶自酿的清凉绵甜的黄酒,简直是绝配!忙碌了一天,配着丰盛的饭菜喝点小酒,既解乏又惬意。

夜色渐浓。吃饱了的孩子们照例出去找小伙伴儿玩,大小子在匆促间把筷子都掉到了地上,也顾不得捡起来,就撒丫子跑了。妹妹边追边喊:“哥哥,等我!”女人冲着孩子的背影大声问:“作业都写完了吗?”孩子们边跑边答:“早写完了!”

村民文化广场上,孩子们的嬉闹声随晚风在村子上空回荡。女人慢条斯理地为孩子们准备洗澡水和换洗的衣服。当孩子们全都被大人叫回家,鼎沸的人声消失了,各家的灯火次第熄灭,整个乡村安静下来,呈现出迥异于白天的迷人景象。广漠的天穹深邃碧蓝,点点星光如钻石闪耀;大地一片静默,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近地绿水环绕的村郭、民宅,在月光下呈现出苍青的倩影。皓月当空,月光皎洁,河水在月色的辉映下闪着白光,如一条素绢飘向远方。此情此景,若被诗人看见了,大概也会生发张若虚当年的情感,发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之叹。

此刻,不甘心“坐冷板凳”的夏虫和青蛙已然闪亮登场,成为深夜乡村舞台的主角。庄稼地里,竹林深处,溪流之侧,流萤飞舞,夜色成了萤火虫们最好的背景和幕布。那微弱、忽明忽暗流动的点点绿光,是夜的舞者绽放出的生命华彩。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稻田里的青蛙,“咕呱——咕呱——”“咕呱——咕呱——”声音响亮,争先恐后,此起彼伏。蛙鼓声声,是要提前报告主人稻谷丰收的喜讯,还是在昭示自己功不可没呢?那就不得而知了。

相比青蛙的张扬,蟋蟀就显得矜持羞怯得多了。它们藏在屋檐下、墙角里、石头缝儿中,低声鸣唱,好似担心打扰了屋内主人的清梦。“唧唧”“唧唧唧”,尖细,短促,节奏感强,抑扬顿挫。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如唐诗宋词,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蟋蟀是夏夜的歌者,演绎着千年不朽的小夜曲。

夏夜的风在村庄里拂过,如好奇的孩子伸出探寻世界的手,将树叶和庄稼拨弄出极细碎的声音来,窸窸窣窣的,那是夜的私语,是风的跫音。

夜深了。乡村的人们在青蛙和蟋蟀们合奏的“夏夜交响曲”中渐次进入黑甜的梦乡。大地睡着了,群山、原野、村庄都融入深沉的夜色中,偶尔传来一两声蛙叫或虫鸣,似乎在说:“好静!好美!”

(作者单位:房县一中)

( 责任编辑:李珊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