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故乡•乡愁

时间:2021-07-24 09:21    来源:十堰晚报  字体:  打印  播报

■ 肖江

秋风起,花易落,深秋多寂寞。雀啁啾,雁悲鸣,夜半雨零落。

云间山,雾中江,秋雨涨满河。最是恼人秋月夜,风雨又瑟瑟。

一帆孤舟江渚上,悠悠独为乐。

                                                                        ——题记

昨夜,又梦回汉水河畔。

从2010年南水北调搬迁之后,或者再往前到2000年从我走出校园,来到这大千世界之后的许多年中,离故乡越久,故乡在我心中反而越清晰。她就在我心中,成为一生割舍不下的情愁。一直想写点什么来纪念我的故乡,却一直未能如愿。

是夜,故乡又闯入脑海。情不自禁,挑灯夜战,终于了却写故乡的夙愿。

那山,那水,那人,是那样让我不能忘记。以至于在我离开她这么多年之后,还是那样对她魂牵梦萦。

依稀还记得,小时候村子的模样。不大的村落,却是那样安宁祥和。五十多户人家,井然有序而又错落有致,分布在汉水南岸的沟里沟外、坎上坎下。春天一过,村子里绿树成荫,家家户户就掩映在成片的绿中,一派江南水乡的景致。

村子里鸡、猫、狗、牛成群,整日里都有鸡鸣犬吠、羊咩牛哞。还没上学的时候,整日里就和一群小伙伴们上蹿下跳,掏鸟窝、摘桑果、用弹弓射鸡、棒打黑狗就是家常便饭,常常弄得鸡犬不宁,各家告状。回到家里,少不了一顿皮肉之苦,第二日依然我行我素,气得爸妈恨不得把我赶出家门。

夏日的汉水河边,是家乡人的最爱。每年一放暑假,放牛就成了我们雷打不动的活儿。把牛群往宽阔的河滩上一赶,任牛儿悠闲地啃着青草,我和小伙伴们便自由起来。在水中游泳、捕鱼,在河滩上嬉戏、玩耍,玩得那叫一个不亦乐乎。

大人们白天在地里劳累了一天,在傍晚时分,踏着霞光,径直来到河边。除去衣衫,泡在清清凉凉的江水中,一身的汗味儿和疲乏,也慢慢散去。临到暮色四起,我们便和大人一道,赶着牛群,各回各家。那时的生活虽然并不富裕,却是那样快乐,仿佛不知道什么是忧愁。

就在这样的村落里,我们从无知稚儿长到青葱少年,直到初中毕业,各奔东西。这十几年的光阴,最是惹人怀想。

出来务工以后,身不由己,就很少回故乡去。即使偶尔回去一次,也是奶奶生日,或是上坟祭祖,或是亲朋过客,住上一宿后便又匆忙离去。哪怕是在春节,回家后也呆不了几日,就又急匆匆地返回打工所在地。

再后来的2010年,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进入到最关键的阶段——搬迁。为了支持国家建设,我们迁往几百公里外的随州。故乡的老屋在动迁后不久就被夷为一片平地。

在此之后,故乡在我心底沉淀了下来,乡愁由此日日夜夜在心头蔓延。

2011年深秋,我最亲最爱的奶奶故去了!回去奔丧之际,在老家村子里四下转转,人烟稀少,物是人非,才晓得岁月匆匆,沧海桑田。拆迁过后的老屋,瓦砾遍地。鸡鸣犬吠、牛哞猪哼,一并隐去。这个曾经热闹的小村庄变得沉寂,惟见秋叶簌簌落下,似在等待故人归来。

再一次离开,是在把奶奶送上山之后。爷爷奶奶的坟墓,正在老屋背后。看着爷爷坟墓边那堆新土,我脑海中盘旋的是奶奶踮着小脚带着我们一帮孙子、孙女的画面:或微笑,或怒骂,或喂一粥一饭。

音容犹在,斯人已去。当年的那帮小屁孩都长大了,可奶奶却躺进了冰冷的泥土中。天人永隔啊!远离故土的悲苦,至爱亲人的逝去,以及在外打拼遭受的所有磨难……所有的情愁,在这一刻如波涛泛起。我跪在奶奶的坟头,先是无声啜泣,后来失声恸哭,任由别人拉扯,怎么也不肯起身。那时正下着淅淅秋雨,雨水和泪水混在一起,绵绵不绝……

终归是要离去的!萧萧风雨中,一阵风吹来,雾蒙蒙的一片。故乡在逐渐远离的视线中,越来越远,越来越小,直至再也看不清……

故乡哟,一生的根脉。生于斯,长于斯,今生怎么可能忘记!

若有来生,愿再生在这个汉水河畔的小山村,咿呀学语,蹒跚长大。

(作者地址:红卫街办炉子沟村新世纪幼儿园旁宝岭佳苑)

( 责任编辑:李珊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