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记忆中的父亲

时间:2021-08-21 09:21    来源:十堰晚报  字体:  打印  播报

■ 张宜忠

今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而今年春节前夕也是我父亲才茂公百年诞辰日。想起他老人家、我们大家庭和国家的世纪悲欢,我切实感受到了个人、家庭的幸福生活,以及国家的强盛。

祖父祖母相继去世时,不满十岁的父亲和大他三岁的哥哥,在太祖母的照看下勉强度日。年幼的父亲给人家放牛,趁着空闲时间利用南瓜茎秆学会了吹唢呐。于是,村里红白喜事都邀请乐观开朗的他前去助兴。他给别家帮忙的同时,也能挣点些微收入。

记忆中,父亲高大壮实,一身力气。除了每天在生产队干农活外,他还要抽空刨地种菜、施肥除草、灌溉浇水……队里按月分发口粮,家里经常没到发粮时就“断顿”了,他只能在田边地角种点农作物填填肚子,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多少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父亲走在外出借粮或卖粮的路上,与野兽擦肩而过。这一幕让我终生难忘——冬天的一个早上,天刚蒙蒙亮,父亲从山上挑着一担柴回家,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头上热气直冒。

我们兄弟姊妹八人相继出生于1941年—1961年。那个年月,老百姓以土豆、红薯为主食,想吃顿有菜的白米饭也是奢望。为了让我们都能读书上学,父母吃尽苦头,大哥很争气,考上了华中师范学院英语系。

童年时,翻山越岭看场电影是一件梦寐以求的事。回家路上一片漆黑,不仅用不起手电,连火把也极为稀缺。每次遇到过河或者危险地段,父亲总是背着我,高一脚低一脚地走。除了过年可能有件新衣外,我们平时都穿母亲缝制的粗布衣服,多半是哥哥穿不了的衣服才轮到弟弟。六岁时,我要上学了,父亲用几次卖柴的钱买了几尺蓝布,把我带到二十里外的秦古集镇,找裁缝量身定做了件青年装制服,我穿在身上不知有多高兴。

多年的支气管炎一直困扰着父亲。1975年后,他的身体每况愈下,冬季久咳不止。由于条件艰苦,他基本没去医院做过检查,大多是吃中草药和偏方治疗。两年后的农历腊月十四恰逢父亲生日,亲戚朋友都赶来祝寿。我随大哥到竹溪县城买了蜜橘回家,父亲边吃边说我们兄弟姊妹都是孝子。没料到一个橘子还没吃完,父亲就永远离开了我们。

父亲一生历经艰难困苦,每每回想他离世前目光里的无奈和不舍,我都心酸不已。好在我们兄弟姊妹八人都在母亲的呵护下,在互相关爱中长大成家,事业有成。孙辈们更是赶上改革开放的春风,读书参军、经商致富……大多在十堰城区安居乐业,有的人还定居海外,个个身体健康,户户家庭幸福。当年没有能力为父亲留下一张照片,但他的音容笑貌深深刻在我的脑海中。

俗话说“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我们这个大家庭的百年历程也是时代进步的一个缩影。作为儿子,只言片语寄托了我对父亲的思念;作为党员,我感恩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是党把积贫积弱的中国带向国富民强,朝着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奋勇前进!

(作者系竹山县秦古中学退休教师,现居铸邦·红果林小区)

( 责任编辑:李珊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