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岁月

时间:2018-03-20 15:01 来源:十堰晚报     进入数字报 我要爆料

母亲已有八十高寿了,身体还算硬朗,一个人住在鄂豫交界处一个偏远的乡村守着老屋,自个儿能做饭洗衣、料理家务,还种了一亩地,种些苞谷、油菜、青菜、蒜苗之类。

母亲是个苦命人。姊妹五个里她排行老大,五岁开始放牛,7岁会做饭,9岁就成了家里的劳动力,不仅要照顾已经得病的父母,还要照顾弟弟妹妹,经常背着妹妹或弟弟去摘酸枣、掏鸟蛋、拔野菜、捡红薯。在那缺吃少穿的年代,外公和二舅相继饿死,母亲12岁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为了让外婆、舅舅、姨妈们有个靠山,生活上有个帮手,母亲17岁就嫁给了我的父亲。

母亲不识字,一辈子没有进过校门,自己的名字不会写、不认识,阿拉伯数字只能数到10以内。我父亲在世时,母亲不当家,从来不经手钱,家里的人情往来都是父亲一手操持,母亲从来不过问。那时她十元以内人民币面值都认不全,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个典型的“睁眼瞎”。

我小时候家里很穷,住的房屋是土坯房,睡的是麦秸窝(做的木床上铺上麦草),吃得最多的是稀得能看见人影的红薯糊(在煮熟的红薯汤里搅上苞谷面),家里经常揭不开锅,吃了上顿没下顿,缸里没粮、坛里没盐、罐里没油是经常有的现象。向邻居借油、借面,向村里的小商店赊盐、赊火柴是经常的事。现在,每次我给女儿讲起这些家史,她抿着小嘴听得津津有味,听到最后来一句“爸爸编故事编得挺像的”,气得我手扬到她头顶又轻轻落在自己头上,装模作样地抓抓头皮。唉,他们这一代没有吃过苦、受过罪,说啥也不会相信的!

那一代的邻居们都很善良,也很朴实。只要一家有客人来,招呼一声,来帮忙陪客的、烧火做饭的、劝酒的都来了,有的从自己家里端上一碗煮红薯,来凑个热闹、捧个场。

那时候的人们最怕下雨。

春上最怕下连阴雨。大部分农户和我家差不多,青黄不接,雨下久了,家里到处回潮,被子一股呛鼻的霉味,头年秋天晒的红薯干长了一层绿毛,洗干净煮熟后我皱着眉头吃着。稍微吃慢一点,父亲会嚷:“快吃,不吃会饿死的!”吓得我赶紧闭上眼睛勉强吞下。

能吃上一顿熟食就算不错了。已经记不得多少次因阴雨连绵,放在室外用来烧火做饭的白花刺、苞谷秆、麦秸全淋湿了,怎么也烧不着,每次做饭,低矮的厨房里烟雾缭绕,呛得母亲不住咳嗽、两眼流泪。有时实在没有柴烧,红薯煮半天还是半生不熟,母亲就招呼我们快去吃,吃了该干活的干活、该上学的上学。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大人们盘算着能收多少芝麻、绿豆、苞谷、红薯,能卖多少,给孩子们留够学费,剩余的还要偿还药店、商店、面粉加工厂、铁匠铺等等平时一家人的欠账,若有宽裕,留一点过年给大人孩子添置新衣服、新鞋子。秋季的庄稼是一天一个样,最好的年成是晚上下白天晴,芝麻能长一人高,绿豆叶子长得像蒲扇,红薯秧子铺满地,苞谷穗子像棒槌般,可遇上秋雨连绵,一家人的希望和盘算就要落空了,芝麻、绿豆颗粒不收,红薯只长秧子不长红薯,勉强收点苞谷只够全家的口粮。

冬天农活少,大人们每天早饭一吃,扛着锄头、铁锹去翻腾出来的空地,翻好的土地经过寒冬,第二年春上像沙滩一般,特松软,插红薯、耙油菜、种苞谷,准增产。如果淅淅沥沥地下一冬天雨或雪,耽误了翻不成地,人们在家待着没事干,冷了就烧火烤,一个冬天烤一垛子柴禾。那时候村里大多是土坯房、茅草棚,一不小心就会发生火灾,每年过年的时候村里都要发生几起火灾,惊动左邻右舍、男女老少扑火救人。

庄稼汉盼种田,小孩子盼过年。如今,再也找不回儿时的年味了……

( 段强)

(内容来源十堰晚报,转载须经十堰晚报授权)
(编辑:李月 新闻报料:8110110     在线纠错

推荐阅读

视频推荐


首页

回顶部

【秦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秦楚网”、“来源:十堰日报”或“来源:十堰晚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十堰日报社,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秦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82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