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在耳边响起——读徐永安、屈崇丽主编《一个口传文学家族》

时间:2020-07-29 10:01 来源:十堰日报     进入数字报 我要爆料

■柯洵洵

《一个口传文学家族:武当山田畈村范氏家族的调查研究》一书,是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百余名师生对丹江口市官山镇田畈村范氏家族唱民歌的情况研究报告。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带有浓重地方色彩的文学作品、方志研究及地方文化发掘越来越重视。就十堰而言,郧阳区有“郧县人”和恐龙蛋,郧西有天河七仙女,房县有诗经,竹山有女娲,竹溪有楚长城,丹江口有南水北调水库等等。各地政府都组织搞文化建筑、方志整理、民间文化收集,这本《一个口传文学家族:武当山田畈村范氏家族的调查研究》应该是对这个潮流的回应。

这本书是方志系列的书籍之一,调查研究下了功夫,收集到大量民歌和民间故事。从我对十堰民歌的了解来看,范氏家族不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房县的门古寺镇、九道乡,竹山县深河乡等一些地方都有许多人会唱民歌。口口相传不仅在家族之间,一个村镇上的人在一起久了,自然就会了,而一个村镇上的大多是一个家族的,范氏家族的调查表也说明了这个问题,会唱的不一定都是同姓人,外姓也很多。

编者说从1000多首吕家河民歌中整理出了74种曲调,包括劳动歌、仪式歌、情歌、历史传说、叙事长诗、盘歌、莲花落等。在我看来,可以简单分为两种,一种是“阳歌”,为活人唱的;一种是“阴歌”,也叫“待尸歌”,为死人唱的。这与十堰的历史传统文化有关系。鄂西北是朝秦暮楚的地方,楚文化推崇巫术、祭祀先祖,适合阴歌,秦文化如秦腔高亢阳刚,如诗经里的秦风,适合阳歌。《湖广图经志书·郧阳府》记载:“本府民多秦音,俗尚楚歌,信鬼尚巫;竹山婚姻以阀门为高,疾丧以巫歌为事;房县少从学之士,有蛮夷之风;竹溪虽知务农嗜学,未免信鬼尚巫……”十堰本来就是外来人口聚集的城市,随着二汽建设,东北、上海等地的移民大量增加,人口构成更加复杂,但秦风楚俗的习惯没根本改变。

这本书里选的很多民歌在我小时候父亲教过我,我至今还会唱,譬如《对十花》《十绣》《十爱姐》等等。有些歌词跟书上的有出入,但大部分还是相同的。书上很多字是错别字,一是因为有些方言无规范文字,二是因为口口相传,很多习俗、历史、典故搞不清楚,又长时间无人整理,出现错别字是很自然的。民歌背后还有一些民间故事,丝毫没有润色。民歌相对文雅一点,不过“荤段子”很多,粗俗、浅白、民间神话传说的现象特别多,不足为信,聊以自娱。但反过来看,这才是原汁原味的民间文化。

我读这本书的时候觉得很遗憾,只能读而不能唱。父亲教我唱这些歌曲的时候是在晚上,有时围着炉火,有时在院中纳凉,心静如水,万事悠悠,只管放声高歌。而今住在城里,屋子不宽敞,又怕吵着邻居,更为关键的是父亲已经不在了,不过他教我唱的那些民歌会一直传承下去,一直在我耳边回响。

(编辑:方元 新闻报料:8110110     在线纠错

推荐阅读

视频推荐


首页

回顶部

【秦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秦楚网”、“来源:十堰日报”或“来源:十堰晚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十堰日报社,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秦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82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