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侄女巧儿:
你不想视频,是不愿看到大伯满是皱纹、苍老的神态吧。
巧儿很孝顺,不用担心,大伯还好。尽管高血压、糖尿病等一些老年疾病多多少少有些,但大伯不是一人承担,因为我周围有很多人在积极地分担,围着关心大伯,特别是你大妈一直守护着,还有你清清哥哥嫂嫂更是孝顺父母,就像你和引引一样地关心孝顺父母。这是中国几千年的传承、几千年的文明、几千年的孝道血脉亲情,是中国这个大家庭不散不离不弃的根源所在。大伯的家,就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普遍的家庭。
家庭就像人身上的细胞一样,是组成健康身体的重要部分。好细胞千千万万,万万千千,不然,中国人怎么达到十四亿之多呢。如不计划生育,现在恐怕四十亿也差不了多少呢,这说明好细胞多于坏细胞,好家庭多于不太好的家庭,你说是不是呢。
大伯老了,但不孤独;大伯有病,但不痛苦;大伯辛苦,但为子孙就有奋斗的目的,苦中带甜,不觉得累苦。就像你妈,就像你爸,为了培养你默默无闻,吃苦受累。历史的原因,他们一字不识,连数字都不会认,但认得钱但能摆弄小农机,有目标有奔头。他们常给大伯打电话说,巧儿出息了,他们好高兴,在老家,别人也不再看不起他了。不停地说你买瓦,拿了好几千上万修补房子,他也攒钱装地砖地板,说让俩女儿回家或带朋友回家舒服又有面子……恨不得不放下电话,一打几十分钟。你爸挣点钱难,一般是大伯打电话过去。你爸就喜次说给大伯听,大伯很感动。你父亲虽然没文化,不怎么会说话,甚至说的话有时呛人,但话里里外外真情流露。你父亲的人品是高尚的,心底是无私的,感情是纯洁的,几乎每天想要向武汉打工的你妈打电话。每个春节,你爸把几乎能攥出水的千儿八百块钱塞在你妈手上,让你妈和孩子添点新衣装,围着你妈和孩子不停唠着近年来村里的变化……这是一个农民的生活,这是一个农民的内心。你爸眼中有你姐俩,心中装着你妈。他对孩子满满当当的亲情,对共度几十年风雨的妻子是满满的浓浓的夫妻之情,这正是一个真实的父亲和丈夫!这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农民!
巧儿,你父亲还有一个伟大的举动。他在20多年前为自己的小女儿买了一份每年需交一千多元钱的保险。那个年代工资很低,农民挣得更少,这笔钱对于他来说是一笔大开支。我几次回家探亲,你父亲拿出厚厚的保险单,我都看不太明白,你爸好像很明白似的,眼睛望着远处还放着光……这份保险有分量啊,情深深的。这个小女儿是不足月份出生的,瘦瘦小小的,取名“引引”。你妈妈没奶水,用米汤喂她,一天天喂大。因为小女儿身体太弱,读了两次一年级还进不了二年级。你父亲担心引引长大后的生活,省吃俭用,日日夜夜攒钱,为孩子买保险,为孩子想得长远,这样的父爱不伟大,还有什么父爱超过这个崇高的行为。我敬重你父亲,他胸中有爱,有满满的爱、无限的爱,没豪言,只有行动。虽然我也为孩子付出了不少,买了房买了车,但我自觉不如你父亲的艰辛。你父亲的爱质量好,你父亲真可以称为父爱如山啊!(你母亲慈善勤劳,村里也都赞美!)
为什么说这些呢,没有一点不真实吧。说的没说的,慧心的巧儿,你都明白,大伯只有一个心愿,你姐妹俩是知道的。不纠结上辈是不是幸福,不同年代、不同阶层、不同文化的人对幸福的衡定也不一样。花前月下有,寒窑十载有,你读了大学,工作好,工资也高且稳定,如再有一个稳定的生活、牵手一生的伴侣,就更完美些了。知道你父母的心愿,你大伯来当这个“说客”,也不管称不称职。武汉是个好地方,大伯大妈、哥哥嫂嫂,还有你的小侄女,众多亲朋好友,可想看看长江好风景,登上黄鹤楼啊,就看俩乖侄女欢不欢迎,是不是真欢迎啊!
大伯
(作者冯益才,系市二中退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