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文化|郧西穿针引线“乞巧”习俗衍生精美刺绣工艺

时间:2021-08-11 17:12 来源:秦楚网     进入数字报 我要爆料

郧西刺绣与苏绣、汉绣的区别?

郧西刺绣的主要艺术特点是图案工整绢秀,色彩清新高雅,针法丰富,雅艳相宜,绣工精巧,细腻绝伦。

汉绣与苏绣、湘绣、蜀绣相比,汉绣工艺有自己的绝活,尤以铺、压、织、锁、扣、盘、套这七种针法的变化运用而著称。

汉绣下针果断,图案边缘齐整,名之曰“齐针”。绣品多从外围启绣,然后层层向内走针,进而铺满绣面。

苏绣是用丝绸、锦缎为刺绣的基础布料,苏绣刺绣的用线是五光十色的彩线,整个刺绣作品的色彩十分艳丽,而且绣工很精细,针法非常活泼、线条简洁大方苏绣以“平金夹绣”为主要表现形式,分层破色、层次分明,对比强烈。

郧西刺绣是如何衍生而来的?

郧西是牛郎、织女约会的地方。牛郎、织女的故事在这里流传了千百年,衍生出许多有趣的民间习俗。因为传说中,织女的手艺极巧,能织出云彩一般美丽的天衣。因此,为了使自己也能拥有织女一般的巧手,在少女之间,遂发展出了一种“乞巧”的习俗。乞巧的习俗大约早在汉代就已形成,只不过是后来才和牛郎、织女的故事相结合。汉代时,郧西民间便开始向织女乞巧了。不但祈求心灵手巧,还祈求得到财富、早日有美满甜蜜的婚姻和早得贵子。

郧西刺绣的特殊工艺有哪些?

郧西有穿针引线“乞巧”的习俗。七月七这一天,郧西妇女们都要穿针引线,做香包、绣球、鞋帽、枕头、服装挂饰等刺绣物品,大多送给准情郎或是心上人,谁做的快,谁就能得巧。郧西地处偏僻,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少,远古民族文化积淀深厚,因此其刺绣艺术大量保留着原始风貌。郧西的手工刺绣的一针一线,无不透着古拙质朴、浓郁粗犷的乡土气息,展示着巧夺天工的艺术创造力,现在还流传着绣花得巧一说。

是否有国宝级的获奖作品/有名的产品?

2013年8月,在郧西县首届“七夕绣娘”大赛中,张春梅以独具一格的苏绣(牛郎织女)夺得绣娘大赛的冠军。

产业发展如何?

近年来,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郧西县委、县政府实施“巾帼脱贫行动”,把妇女刺绣及加工纳入“产业扶持、技能培训、文化开导”范畴,组建了女性手工艺能人联谊会,推出妇女小额贴息贷款,培育推荐女性创业就业项目,鼓励创建刺绣等非物质文化产品企业,挖掘开发刺绣这项传统手工技艺,打造刺绣等民间文化品牌,让“织女绣”再放光芒。

有多少绣娘?销售量?

目前,郧西县妇联手工编制协会已发展会员300多人,分布全县各地的织女绣和编织作坊已达100多家,带动几千名农家妇女参与刺绣产业,年创收近千万元。

目前销售的产品有哪些类型?目前的主要产品分类、销售去处?

郧西手工刺绣始于民间,年代久远。民国中后期见到的衣帽鞋类有妇女小脚鞋、婴儿鞋、婴儿帽、婴儿兜、花袜底、花手帕、花围腰、花袖头等,花样多为花卉小品。装饰品有帐帘、门帘、枕头顶、五香抽、针线包等。以上均为铺绣。另有妇女衣袖口、裤脚花边及围腰等,属于排绣。

目前销售较多的产品有手绢、鞋垫、香囊、荷包、绣球等手工艺品,手工鞋垫、千层底布鞋、床单、被套、枕套等生活用品。

品牌保护(商标注册、品牌推广)

郧西县“七夕乞巧”汉锦坊女工展示手工制作的装饰品。近年来,该县注重七夕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引进10多家企业,注册了“七夕乞巧”牌土布、“织女牌”蚕丝被、“天河牌”古榨油等七夕文化商标,解决了57000余人的就业问题。 

(编辑:徐蕊 新闻报料:8110110     在线纠错

推荐阅读

视频推荐


首页

回顶部

【秦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秦楚网”、“来源:十堰日报”或“来源:十堰晚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十堰日报社,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秦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82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