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奋斗中与祖国同成长

时间:2019-07-15 09:20 来源:十堰晚报     进入数字报 我要爆料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十堰建市50周年,转眼间,我从事精准扶贫工作快两年了。

2017年11月24日晚11点,我刚在北京参加完工会干部培训,飞机一落地,就接到领导的电话,让我赶赴丹江口市习家店镇马家院村,加入“四双”帮扶工作队。就在那时,我成为了一名扶贫工作队员。

没有任何的犹豫,第二天,周六,一大早,我就奔赴马家院村,驻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驻村第一天,正赶上马家院村迎接丹江口市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连续三天,我们工作队与村干部每天加班到凌晨,规范完善贫困户脱贫基础档案、扶贫手册和明白卡等。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顺利通过第三方评估。精准扶贫是一场必须要打赢的战役,接下来我们经过了省检、国检,一场场战役打下来,我感触颇深。

难忘每一个在马家院村战斗的日日夜夜。隆冬时节,大雪纷飞,在寂静、寒冷的夜晚,我们打着手电筒入户走访,了解贫困户生产生活情况,核实精准扶贫政策到户到人落实情况;盛夏时节,烈日当头,我们开展户户走到活动,实现马家院村所有户籍人口全覆盖;昏暗的路灯下、偌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凉风习习的池塘边,我们和村组干部召集村民召开院场会,广泛宣传政策,开展环境卫生考核评比,排查化解矛盾和隐患纠纷;无数次会议,我们与镇村干部就迎接各类检查进行准备,对村集体经济发展、精准帮扶等工作进行反复研究。

难忘每一个我们帮助过的困难群众。贫困户何奶奶年近70岁,家里生猪因病死亡,无力处置,我与工作队队长上门帮她将病猪掩埋、拍照、上报死亡信息;五保户张大爷长期在镇上居住,给他打电话常常无法接通,我把自己的电话号码贴在他家,提醒他有困难就给我打电话;贫困户赵师傅长期在外务工,无法及时交齐金秋助学资助所需资料,我打了无数次电话,最终通过发快递的方式为其补齐了所有手续,顺利申请到工会的金秋助学金。

尽最大能力让马家院村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我们工作队一直在不断努力。

我们欣喜地看到,前不久,丹江口市实现了整体脱贫摘帽。我们结对帮扶的马家院村也早已顺利完成户脱贫、村出列的阶段性目标,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如今,行走在村里纵横交错的入户路上,时不时有村民和我热情地打招呼,骑摩托车、电动车的都好心要载我一程。

还记得,在入户走访过程中,我的左膝关节严重磕伤,无法动弹,村党支部詹书记连夜专程为我端来一碗面,对我嘘寒问暖;还记得,大雨来袭,晾晒的衣物未来得及收,总有村民替我收起来,保管好,交给我;还记得隆冬时节,寒风凛冽,看到入户走访的我双手冻得通红,贫困户代阿姨硬拉着非要把手套取下来给我戴……

每每想起这些温馨的细节,那些温暖的举动,我都感动不已。熟悉他们,走近他们,与他们建立起朴素的感情,把精准扶贫真正扶到老百姓的心坎里,是我们每一名扶贫干部的心愿。

当前,精准扶贫工作已进入最后的决战决胜时刻,立足于驻村帮扶的本职岗位,投身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进程,奋斗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我们每一名扶贫干部都信心满满,豪情万丈。

从日渐兴盛的亚投行,应者云集的“一带一路”,到如今祖国越来越大的“朋友圈”,我仿佛看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从根植于我们每个人心中的种子成长为参天大树,枝繁叶茂,巍然屹立……

在扶贫一线,在中国梦里,在奋斗中,我和祖国共成长!

作者:王龙(市总工会驻村工作队员)

(内容来源十堰晚报,转载须经十堰晚报授权)
(编辑:封荣娟 新闻报料:8110110     在线纠错

推荐阅读

视频推荐


首页

回顶部

【秦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秦楚网”、“来源:十堰日报”或“来源:十堰晚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十堰日报社,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秦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82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