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江
故乡的荷塘很少,即便有,也是一小池一小池的,就这样的小池荷花,已让儿时的我流连忘返。自从读了杨万里名满天下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从那时起就在我的心中种下了一湖碧绿。那种一观大片大片荷花的愿望在心底悄然滋生,时日愈长,这种愿望更是与日俱增。
仲夏时分,听说各地荷花盛开了,距市区甚近的太极湖荷花尤其美艳,成片的绿托着或洁白或粉红的荷花,引起我前去一观的欲望。
把车停在绿茵茵的草坪停车场,下了车,一阵清凉的风拂面而来,我还来不及享受这河风的舒爽,那一池碧绿就落入了我的眼中。满湖的绿荷,遍开的荷花,惊艳了我的眼。这是我平生第一次看见这么大片的荷,正好了却我的心愿。虽然现在我还没有看过杨先生笔下六月西湖荷花的风光,但太极湖六月的荷近在眼前,对我来说这是一场视觉盛宴,西湖荷景再美,那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的。
抱着一睹为快的心思,我疾步踏向湖中的栈桥。入目皆美景呵!荷叶在水面铺展开来,一片接着一片,层层叠叠的,在水中荡漾。嫩绿的荷叶如一把反向撑开的碧伞,晶莹剔透的雨珠在翡翠般的荷面上滚动;盛开的荷花白色、粉红交织成一片,亭亭玉立,小小的莲蓬坐落在花心,惹人怜爱;而那些含苞待放的莲花骨朵,如待字闺中的二八少女,犹抱琵琶半遮面,羞羞答答,让人生出一睹真容的冲动。这画笔难描的美景,落入我的眼中,用如痴如醉来形容,亦不为过。
在湖中栈桥上赏荷,会让人脚步不由自主地慢下来,心也一道沉静下来。面对这片“濯清涟而不妖”的荷,心境也慢慢清明起来。不再多想尘世中的俗事,只用心享受这人间美景。
天空随着黑夜来临而昏暗,西天云彩也隐去了华丽的身影。太极湖畔善水街上的灯亮了起来,倒影在这一汪碧水里,仿若天上的街灯。湖心的水虽然是流动的,但还是如镜面一般平静。这种平静被几只掠过水面的白鹭所打破,水中的鱼儿被惊得四散而逃,带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涟漪,水中的灯也随之舞动了起来,影影绰绰的,随波起伏。这时青蛙也叫了起来,一声接着一声,好像在比赛。蛙鸣声连成一片,声声入耳,这场景只是比《西江月》里少了稻花香,但这儿的荷花香气更甚。神游天外,我好像和辛弃疾来了一次穿越时空的神交。辛大师,来,来,来!看看这武当的仙山秀水、太极湖的荷开鱼游,你该会写出怎样的惊世词作?
太极生而万物兴。武当山水,动静相宜。岿然不动武当峰,汤汤东流太极水,这便是一幅偌大的太极图。一动一静,风生水起,水生万物,道家思想在这方山水体现得淋漓尽致,不由得惊叹于造物主的神奇。
如今,武当脚下的太极湖筑坝而成,山水相依形成旷世美景,设计者又在浅水处打造了万亩湿地公园,这数亩绿荷就是湿地公园的当世巧妙之作。水动荷静,精巧布局间便又是一幅小巧的太极图。
不知不觉间,天黑透了。看了这大片荷花,也算不虚此行。沿湖中栈道归时,天空又飘起了丝丝缕缕的雨。这山水,这荷塘,在街灯晕黄的光照里朦朦胧胧,宛如人间仙境。即便再留恋不舍,一步三回头,荷的碧绿与娇艳也渐渐隐匿了起来……
归家几日后,太极湖的荷还在心头萦绕,不由得和民国大才子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中的景致来了一番对比。我虽没有朱先生那么高的才情,但在蠢蠢欲动的文思驱使下,还是提笔写下拙文《荷满太极湖》,以记这一次观荷之行。
(作者地址:红卫街办炉子沟村宝岭佳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