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寄托 成长的阶梯

时间:2020-07-22 08:39 来源:十堰日报     进入数字报 我要爆料

李尚菲

遇见《十堰日报》,是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情。亦师亦友的《十堰日报》,是我精神的寄托、成长的阶梯。

2010年,在郧阳区一个偏远的山村小学,可看的报刊非常有限,《十堰日报》副刊则成为我每期必读内容。我总是看完上一期就急着要看下一期,可拿到新一期《十堰日报》已是几天后的事了。当时,我所在学校的学生都是走读生。学生不用上早晚自习,我就申请留校护校。无数个独自一人的夜晚和周末,是《十堰日报》副刊陪我度过的。2012年7月5日以前的《十堰日报》副刊叫“武当”,在寂静的校园里,我静静品读上面的文章,犹如与作者似好友一般谈心。

每当遇到好文章,我就将它们剪下来,整齐地贴在《教案》上,随时翻出来慢慢品读。沐浴报香时间久了,我产生了“写写文章”的想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十堰日报》副刊也随之由“武当”改为“楚天汉水”。这段时间里,我见证了《十堰日报》的发展,它也见证了我的成长。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3月24日,我的“处女作”在《十堰日报》亮相,虽说只是短短几十字的“教育短波”,但足足让我兴奋了一个月,身心得到巨大鼓舞,仿佛有一双看不见的手推着我向前、向前,再向前。

后来,郧阳区城关镇中心学校一名宣传干事听说我在《十堰日报》发表了作品,鼓励我往“专业通讯员”方向发展。我除保留必看《十堰日报》副刊的习惯外,开始关注《十堰日报》“教育周刊”。

2015年7月23日,我的第一篇散文《放牛的故事》在《十堰日报》副刊刊登。这不足千字的短文,成为我人生的拐点。从此,我信心倍增,一发不可收。从“豆腐块”到半个版,再到整版,我先后在《十堰日报》发表40余篇散文、百余篇新闻。2015年,我被十堰日报社评为年度“优秀通讯员”。

无疑,《十堰日报》是我成长的舞台,十堰日报社各位老师是我的引路人。如今,剪报的习惯没有了,但我依然每天坚持读《十堰日报》,它已经深深融入了我的生活。

(编辑:曹婧 新闻报料:8110110     在线纠错

推荐阅读

  • 众志成城——十堰市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礼赞

    2020-12-03 10:01

  • 白奶奶的小广场

    早上八点多,老汽配厂小区人声鼎沸,居民们正围着墙上一张告示议论纷纷。告示上说,小区外那片荒地要搞绿化,要求垦荒种菜的居民尽快把地里的菜清理了。

    2020-12-03 10:01

  • 晚秋

    晚秋时节,本该是天高云淡、秋高气爽,却被霏霏细雨笼罩。蒙蒙雨幕中,所有事物都被薄薄的雾气笼罩,如梦似幻。道路两旁的树木和枯黄,开始最后的较量。

    2020-12-02 09:13

  • 怀念母亲

    前些天,我回了趟老家。来到母亲墓前,看到母亲的坟头芳草萋萋,不禁鼻酸,流出泪水。我的母亲,一位勤劳、慈祥、善良、坚强的好妈妈,在八年前的端午节离开了我们,留给我们难以承受的悲痛。

    2020-12-02 09:13

  • 奇妙云盖寺

    2020-12-02 09:13

  • 致敬十堰

    2020-12-02 08:55

视频推荐


首页

回顶部

【秦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秦楚网”、“来源:十堰日报”或“来源:十堰晚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十堰日报社,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秦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82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