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阳酸浆面

时间:2016-11-24 08:41 来源:十堰日报     进入数字报 我要爆料

阎 勇

郧阳酸浆面是十堰地区一道知名的面食,也是一道地道的平民美食。郧阳酸浆面也叫酸菜杂面条,它的主要原料是杂面条(用百分之三十的豌豆面加入百分之七十的小麦面擀制的面条),秘制酸汤、酸菜(一般是腌制的酸芹菜或酸豇豆)、绿豆芽,再配上葱花、香菜和炒熟的芝麻稍加捣碎,工艺并不复杂,却不油不腻,酸香无比,酸菜香脆可口,面条爽滑劲道,充满豆香,不仅味道酸爽芳香、开胃,还富含人体必需的植物蛋白和膳食纤维,营养丰富,十分耐饿,深受广大食客的喜爱。而关于郧阳酸浆面的来历和传说故事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相传清朝道光年间,郧阳城有一个叫王小二的后生,其父母早亡,自小与姐姐靠乞讨为生,姐弟俩住在城外破庙里相依为命。王小二十二岁生日这天,姐姐经人撮合,将自己卖给大户人家当丫鬟,临行前,她想着今天既是弟弟生日又是与弟弟离别的日子,一定要吃一顿饱饭。于是她掏出铜钱买来一斤豌豆面,准备搅成面糊吃,但是又觉得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多少年来姐弟俩都是风餐露宿、饥一顿饱一顿地乞讨为生,今天不仅要吃饱还应该吃得好一点才对。于是她又买来两斤白面,把两种面粉混在一起揉了又揉,擀了又擀,揉进的是姐弟相依为命的深情,擀出的是改变命运的希望,然后切成了细细的面条。为了调出味道,除了放入盐,还将平日里在大户人家乞讨来的泔水烧开煮沸,调在煮熟的面条里,顿时香气四溢。这种香味儿初闻是一股泔水的酸腐味儿,再细品,却是一种莫名的勾人馋虫的酸香,过往路人闻了这种味道,馋得直咽口水,纷纷进庙看个究竟。姐弟俩诚实地告诉他们,这是乞讨来的泔水散发出的味道,路人皆摇头不信,深感这面里一定有文章,指不定有祖传秘方。问得多了,反倒启发了弟弟,他想:既然人们对这泔水面条这么好奇和喜爱,如果就此开个小店也许能挣个糊口的钱,以后也不用再出去乞讨了。姐姐非常赞成弟弟的想法,将卖身的钱交给了弟弟,让弟弟开店经营,再不去乞讨。王小二信誓旦旦地说:阿姐,我挣到钱一定要将你接回来!

姐弟分别后,王小二用姐姐留下的银两在汉江码头边开了一个小面馆,专门经营泔水面条,只是聪明的王小二将泔水面条改名为酸浆面。一开始,码头上的苦力劳工因为可怜王小二小小年纪起早贪黑经营不易,才去吃他的酸浆面,时间长了,人们感到王小二的酸浆面一个铜板一碗,既便宜,分量又足,而且味道可口、耐饿,还有一种奇异的豆香,于是都成了王小二店里的常客。乞讨出身的王小二从小吃百家饭长大,见识广,人又机灵,他不断改进酸浆面,使酸浆面日臻完美,以至于他的酸浆面馆不仅是苦力劳工每天的必到之处,就连城里的达官显贵和远方的食客也时常前来光顾。不几年的光景,王小二靠酸浆面馆发达了,他把姐姐从大户人家里赎了出来,姐弟俩共同经营酸浆面馆。至此,酸浆面的奇异酸香传遍郧阳城,传遍了鄂西北的山山水水,成为一道享誉盛名的地方美食。

久而久之,郧阳酸浆面成了鄂西北地区普通百姓的家常便饭,家家会做,人人爱吃。特别是那些从鄂西北大山里走出去的游子,酸浆面更成为一种乡愁和家乡的记忆。据说,从郧阳走出去的革命家、哲学家杨献珍老人在世时,年过古稀还要亲自下厨,为的就是吃上一口正宗的郧阳酸浆面。上世纪九十年代,原籍郧阳的台湾老兵回到十堰,拒绝各方宴请,就想吃郧阳酸浆面。郧阳酸浆面,是鄂西北人最难忘的地方美食,承载着他们最难割舍的乡愁记忆。

(编辑:吴忠斌 新闻报料:8110110     在线纠错

推荐阅读

视频推荐


首页

回顶部

【秦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秦楚网”、“来源:十堰日报”或“来源:十堰晚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十堰日报社,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秦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82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