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多吃几顿家乡的饭菜”

味蕾深处是温情

时间:2016-12-31 10:57 来源:十堰晚报     进入数字报 我要爆料

□张娟华

作者地址:十堰市司法局

新年的脚步近了。菜市场里做灌肠的、晒咸鱼的,随处可见。是不是家乡的做法,是不是儿时的味道,瞧一瞧,闻一闻,很快便能确认。如果是,就会喜不自禁,以后便认准了这家,忍不住经常来光顾。正如二毛《民国吃家》所写:“一个人的童年饮食习惯往往决定了其一生口味的基调,一个人成年后的所谓美食,往往也只是在‘找回童年的味蕾记忆’而已。”确实,食物不仅仅关乎乡愁,它更承载着我们的回忆与亲情。

肉,打小我都爱吃。特别是黑碗蒸肉,无论是长方形的,还是方块儿的,都好吃。可惜,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对大部分家庭,肉都极其难得。老家的一个舅爷每逢看到我,总会拿我小时候爱吃肉的趣事逗我。爸爸顾及我的面子,嗔怪他,说我都已经当妈了,就别老提了吧。其实,我倒一点儿不在乎我的女儿知道我儿时的囧事,也不怕她笑话我。每每回想起幼时的憨样儿,我自己也觉得其乐无穷、温情满满呢!

舅爷说的是我三岁时的事。大姨家办小孩的百日宴,我吃完了本桌上的肉意犹未尽,周围几桌都挑尽了给我也还不够,害得大姨特别窘迫。妈妈嚷着要打我,不懂事的我赖在地上打滚儿。大姨心疼我,跑到厨房左翻右找,又到邻居家借到一小块猪肉炒给我吃。那次,据说,我吃得相当满足。再去大姨家,她都会先藏一点肉备在厨房里以防我没吃够。

说真的,我那么馋,的确是因为在家里肉吃得少。小时候家里穷,买肉次数不多,弟弟最小,我们三个姐姐又心疼他,所以大部分肉都让给他吃,我们闻着肉香流口水,有时干脆不跟他一个桌子吃饭,端着碗站到家门前的池塘边去吃。

隔壁的汪姨家是杀猪卖肉的,比我家日子稍微好过一些。汪姨连生了两个儿子,特别想要一个女儿,却不敢再生。她本来就慈眉善目,加之盼女心切,便对我们姐妹三个特别好。得知情况后,好心肠的汪姨便不时将没卖完的猪血送给妈妈,让妈妈就着园子里的韭菜、辣椒炒给我们吃。猪血,也真的好香啊!感觉跟吃肉一样香。后来,汪姨还不时地把我们叫到她家去改善伙食,将盘子里香喷喷的猪肉一个劲儿地挑给我们。汪姨烹调的饭菜似乎比妈妈做的更美味,每次我都吃得小肚子圆滚滚的。爸妈觉得受之有愧,便在早上四五点起床,跑去隔壁帮忙逮猪、捆猪、杀猪。作为回报,汪姨便更频繁地送猪血和猪肉。就这样两家关系越来越好,不是亲戚胜似亲戚。

后来,汪姨家搬到镇中心去做生意了,两家交往相对少了一些。但我们一有机会去镇上,就会去看她。再后来,我带着女儿去看汪姨,汪姨心疼得不得了。前年年初,汪姨终于如愿有了孙女儿。两家小孩儿大手拉小手,亲热得不得了。她俩也许永远猜不到,两家人传下来的这份情谊,是从一份猪血开始的吧。这种食物,看似很平常,对我们姐妹仨而言,却意义非凡,念念不忘,它不仅满足了我们的味觉渴望,更让贫穷又艰难的童年充满了温情与美好。

我的妈妈,大姨,汪姨……她们做的饭菜,在不同的时刻,带给我不一样的味蕾感受与情感体验。家乡的味道在嘴巴里深深地留下了印记,挥之不去。不管我身在何处,最想吃的还是老家的口味。家乡的美食,让我无论走到哪里,都明确我的故乡、我的根在哪里。作家汪曾祺曾说:“你的味觉才是你的乡愁。”又到岁末,思乡更切,我想爸爸妈妈,想再见一见大姨和汪姨,想回到生我养我的地方,多吃几顿家乡的饭菜。

(内容来源十堰晚报,转载须经十堰晚报授权)
(编辑:沈进虎 新闻报料:8110110     在线纠错

推荐阅读

视频推荐


首页

回顶部

【秦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秦楚网”、“来源:十堰日报”或“来源:十堰晚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十堰日报社,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秦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82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