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梦里故乡

时间:2020-11-12 12:07    来源:十堰日报  字体:  打印  播报

■徐道友

女儿驾车走高速,故乡像在画里,白鹭自由地在蓝天飞翔,鱼儿欢快地在天河畅游……农历二月二十一日,是我岳父九十三岁大寿,我和妻子在大女儿的陪同下回到故乡,给岳父大人祝寿。

晚饭后,我们沿着天河岸边散步。印象中的乱石滩,变成了绿树掩映的水体景观,大尖山顶人工月亮与天上月亮比美;四通八达的道路,不知走哪条回酒店;风格各异的小桥,一桥一景……故乡的变化,是我做梦都想不到的。

听母亲说,我1岁多的时候,我的姑父用箩筐挑着我,离开出生地余家湾,来到父亲工作的竹山县城。1969年1月,18岁的我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洪流中,回到故乡。故乡郧西是深度贫困县。那时故乡流传着一句话 “郧西有三大宝,红薯柿子龙须草”。这 “三大宝”是郧西贫困的象征。那时的故乡人,提起 “郧西”两个字,头都抬不起来。

1981年1月,因父亲工作单位竹山县九华山林场建设后继乏人,经父亲申请,将在故乡小学当民办老师的我及在农村的妻子招入林场,成为营林工人。如今,我已经69岁了,在外打拼多年,总想回故乡看看,每次回来都感到故乡变化太大了。很多时候,我和乡亲们在一起,紧紧地拉着双手,聊的都是梦里的故乡。

是的,故乡在梦里。

公路在延伸。滨河路、武汉路36条主次干道让宜居的郧西县城四通八达。一辆辆汽车,在洒了水的路面上行驶,坐在车上只觉得春风拂面、花香醉人。从故乡到竹山已通了高速,原来3天的路程现在只需5个多小时。从十堰城区到郧西的高铁正在修建,再过两年,坐高铁回郧西更方便、更快捷。

故乡在变大。从天河到大尖山脚下,高耸入云的楼房依水而建。岳父说,近十年大家在奔小康的路上你追我赶,年轻人到外地打工,年纪大的在家里栽果树、种大棚菜,手上有钱了,有的买房子,有的自己盖房子,旧瓦房不见了,高楼大厦连成片。国家重视民生问题,实施宜居工程,市民的住房条件得到改善,县城也因此扩大了四倍,达到9.6平方公里。我的故乡余家湾原来是乡村,随着城市变大,也变成了高楼林立的居民小区。

卫生在改善。居民小区建公厕,市民如厕更方便。岳父说,厕所革命让故乡的公厕合理布局,实行一人一厕专人管理,给市民带来方便。

设施更完善。河里打木桩,木桩上搭木板,成为冬天过河的桥,夏天拆掉蹚水过河,儿时过河的方式已被又宽又长的彩虹水泥桥取代。家乡的天河上,按照 “一桥一景”的要求已建成风格各异的水泥桥30多座。这一座座桥不仅让市民出行更加便捷,还成为一道道彩虹卧波的风景。

环境更优美。岳母说,郧西抢抓生态文化旅游建设机遇,县城已建成七夕公园、柳春公园、水韵广场等多个公园。华灯初上,劳累了一天的人们,纷纷来到公园,跳舞唱歌,放松心情,日子过得像神仙一样。

故乡建设好了,大批游客纷至沓来。有关数据显示,2018年全县接待游客593.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5.9亿元,郧西入围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郧西同时建成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中国喜鹊之乡、中国七夕文化之乡。原来提起郧西不好意思的故乡人,现在说起家乡的好如数家珍,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幸福。

( 责任编辑:方元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