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我的父亲

时间:2021-03-19 09:59    来源:十堰日报  字体:  打印  播报

刘先超

不经意间,父亲与我永别已经18年了。随着时间的流逝,父亲的音容笑貌在我记忆里已经有些模糊,但他高大的身影、坚韧的品格却在我脑海中越长越大,越来越清晰。

父亲出生于1937年,一个贫穷而动乱的年代。听母亲说,父亲还在奶奶腹中的时候,爷爷就被国民党军队拉夫,此后杳无音信。父亲出生后由奶奶一人养大,孤儿寡母的生活过得异常艰难。好在奶奶非常贤惠,不仅做得一手好茶饭,还有文化会珠算。在奶奶的言传身教下,父亲很小就学会了珠算,能识字看书。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父亲尚未成年,犁地耙田、耕种收割样样精通。

记忆中,父亲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干。我们兄弟姊妹八个,在缺衣少粮的年代,能把八个孩子养活,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父亲和母亲总是起早贪黑,为家庭生计奔波操劳。土地下放到户前,靠挣工分分口粮,父亲总是每天出工、拼命干活,只为能多分些粮食。父亲先后担任过生产队会计、小队长,生产大队会计、大队长,他总能做到生产、工作两不误。土地下放到户后,为了多种地,父亲带领家人开荒地、改水田,田地最多时达到十几亩。为了增加收入,他借钱买下生产队的油坊、磨坊加工粮油,喂养鸡、鸭、猪、牛、羊,农闲时扛犁赶牛给周边的农户卖牛工。后来他又添置了电动机、圆盘锯,空闲时间加工椽木檩料变卖……不论生活多么困难,父亲总是积极乐观、想尽办法过好日子。

父亲的开明和睿智是留给我们兄弟姐妹享用一生的宝贵财富。他拼尽全力让我们读书就是其中之一。我们现在虽不是大富大贵,但都过得不错,有文化是重要原因。父亲很少体罚我们,但只要谁不好好读书,就会挨他的牛鞭子。我小时候唯一一次被他打,就是因为小学二年级时的一次逃学。上高二的时候,因为学校偏远、环境差,不少同学选择辍学,我也动了念头,回家告诉父亲,被父亲狠狠批评了一顿。他说读书是我“不捏锄头把儿、吃上公家饭的唯一出路”,要求我好好读书。父亲严厉的目光、严肃的话语,让我不敢再有辍学的打算。现在看来,正是父亲的坚持,让我没走弯路,成就了我的今天。

父亲一生勤俭,从不乱花钱。父亲最爱吃羊肉,虽然家里养羊多年,但他硬是没舍得杀过一只,都用来换成钱。我参加工作后的第二年春节,给他买了一双皮鞋,他只是在过节、走亲戚的时候穿一下。

父亲在当地很有威望,谁家有困难就向他求助,谁家生矛盾就找他调解……这既因为他的能力强,更因为他善良正直、公道正派、热心仁爱。他也这样要求我们。记得我到单位报到的时候,他反复叮嘱我,要好好工作,不贪钱财,不占公家和老百姓的便宜,不做昧良心的事……尤其是当了部门负责人后,每次回家,父亲叮嘱我更多了,生怕我犯错误。

父亲去世时只有64岁,走的很突然,给我们留下了“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

父亲虽然去世了,但他的教诲、叮咛一直在我耳边回响,我会努力成长为父亲希望的样子,像他那样活得平凡而又伟大、平淡而又精彩、普通而有意义!

( 责任编辑:徐蕊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