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务 党建 视频 图片 社区 评论 旅游 电商
客户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数字报

清明.长相忆|一生无言的大哥

时间:2021-03-30 15:28    来源:十堰晚报  字体:  打印  播报

■庹文晖

说大哥一生无言,是因为他一生没有言语上的表达,大哥是哑巴。

大哥不仅哑还聋,但这不是先天的。母亲经常说,大哥一岁时,就会咿咿呀呀地叫爹妈了,一场高烧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从此,他失声失聪,被束缚在无声的世界里,终其一生。

大哥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当年的小山村没有特殊教育机构,相对开明的父母,尽管让我们其他姊妹都上学读书了,但大哥却没有这项权利。失去了上学的机会,大哥自小随父母一起干活。那时是大集体,家家户户都靠挣工分,年终分配粮食。乡亲们知道大哥自小残疾,是个苦命的孩子,尽量给他分配一些轻点的活儿。

除了言语表达、听力的不足,大哥还是聪明的。所有的活儿,有人指点一下,大哥很快就学会了。他很快成了“硬劳力”,到十五六岁便和父母一样挣一个满劳动力的工分。一家有三个“硬劳力”,每年生产队年终决算分配时,我们家总有节余,我们姊妹四人都可以吃饱肚子,安心学习。所以,父母常说,我们姊妹四人都是享了大哥的福,日后一定要善待大哥。

自我记事起,大哥总是忙个不停,苦活儿、累活儿,他冲在前面干。劳作之余,看到弟弟妹妹们都在读书写字,他有时也会用树枝学着写一些数字、简单的汉字。每次写完,他会用手势比划着和我们交流。所以,我相信,如果当年老家有特殊教育机构,大哥的学习成绩一定是最棒的,那么,他可能面对的又将是另一个世界!

大哥终身未娶,对待小孩格外和蔼。无论多累,见到侄儿、侄女、外甥儿们,他都会亲切地抱抱。有了好吃的,他总会留给孩子们,因此很受孩子们的喜爱。

大哥向往外面的世界,但他的情况特殊,出远门就成了一种奢侈。记忆中,大哥有三次远行。一次是他独自乘船去县城,也没和家里人说。幸好路上遇到了大姐夫,才帮助他顺利回家。第二次是有一年春节,我和小哥决定把母亲和大哥一块接到城里过年。

第三次外出,大哥已是重病缠身。送进大医院,CT检查的结果是,大哥的胆囊炎拖延太久,引起内脏坏死。医生说必须马上手术,风险很大,家属要做好思想准备。在是否做手术上,我和小哥有分歧。小哥坚持做手术,我则认为,这是一台大手术,术后,病情得由患者自己表达,而大哥表达不了,医生又怎么跟进治疗呢?与其让大哥受手术与病痛的双重熬煎,不如让他仅受病痛的折磨。最终,小哥接纳了我的建议,抬上手术车的大哥中止了去手术室。

大哥病前是有征兆的。当时,他老比划着示意自己的肩膀、背部不舒服,我们都以为是他劳累过度所致。以至于一个小炎症演变为一场大病,最终让大哥永别今生,我与小哥是有责任的。

单一的药物治疗维持不了多久。中止手术后的一个多星期,大哥走完了他50多年的人生历程。我们按照地方习俗,将他安葬在父亲的墓地旁,至今已五年有余。

(作者单位:十堰市农村商业银行柳林支行)

( 责任编辑:曹婧    新闻报料:8110110    版权声明